行动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劳动工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引入社会力量,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健康服务。遵医嘱治疗,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

鼓励各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评选健康达人,其中国家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用人单位应支持员工率先树立健康形象,并给予奖励。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气候、环境在公共场所张贴预防跌倒、触电、溺水等警示标识,减少意外伤害和跌倒致残,预防意外事故所致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仍比较低。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卫生健康委牵头,财政部按职责负责)3.着力提升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诊治设备(雾化吸入设施、氧疗设备、无创呼吸机等)和长期治疗管理用药的配备。3.强化法律意识,知法、懂法。试点内容(一)功能定位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或备案)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罹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
(六)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管理试点医疗机构可自主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或者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合作机制。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七)风险防范管理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试点医疗机构要增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和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医疗纠纷和风险防范机制,制订应急处置预案,保障护患双方合法权益。②明确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穴位敷贴/按压。
36.刮痧技术①评估患者主要症状、出血倾向、疼痛耐受度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③灌肠后注意事项告知。

②根据患者情况及灌肠目的选择合适的灌肠方式及药物进行灌肠。2.护士资质具备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可派出本机构注册(或备案)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②各类辅助器具使用方法指导。②压力性损伤发生预防知识指导。
护士在执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技术操作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为充分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作用,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区同时开展护士区域化注册管理试点工作,鼓励二、三级医疗机构护士到基层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执业,为出院病人、慢病病人和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居家护理等。(八)中医护理33.穴位敷帖与按压技术①评估患者主要症状、黏胶类敷料过敏史及敷贴/按压部位皮肤情况。②测试药液的温度,进行选择部位的湿热敷。
③采血后注意事项指导。③更换引流袋、引流球、引流瓶等。

②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正确测量。11.腹透管维护①环境评估。
(九)母婴护理37.产后护理①伤口护理指导。②按拔火罐操作手法进行拔罐。27.吸痰护理①评估患者意识、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道分泌物等情况。②除去脓液和分泌物、清洁伤口、覆盖敷料。《实施方案》中对试点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作出相应规定,同时发布了服务项目清单。(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③患者转介安排与指导。2.加强护士安全防范试点医疗机构或者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应根据协议要求,为护士提供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配备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
④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及健康指导。试点医疗机构应与市卫生健康委管理平台对接,实现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上报病历数据资料。
(五)医疗机构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管理1.事前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行业监督和自律,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评估患者每日营养摄入情况。(二)导管维护9.留置尿管的护理①会阴部消毒。7月15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要对申请者进行首诊,对其疾病情况和健康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
②根据需要康复的不同肢体部位制定康复计划。②子宫复旧、恶露情况评估。
13.胃/肠造瘘管护理①管道的评估。③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健康指导。
③分泌物清理及敷料的更换。②对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合并症进行处理。
④更换敷料及管道固定。②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与敷料更换。③观察火罐吸附情况、皮肤颜色变化及患者反应。③出口处的评估、消毒。
28.膀胱冲洗①评估患者病情及尿管通畅情况。试点医疗机构要加强护士执业安全教育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确保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具备服务资质和技术能力,明确服务风险,保障护患双方安全。
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清单类别护理项目主要工作内容(一)皮肤护理1.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①压力性损伤发生可能性评估。③观察局部皮肤、心率及病情变化,防止继发效应。
工作目标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在本市长宁、普陀、静安、浦东等部分区、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服务模式、服务规范以及运行机制等,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相关政策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16.皮下注射①评估注射药物种类、注射部位、患者过敏史等。